荧光原位杂交技术(FISH)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检测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。它将荧光信号的高灵敏度、安全性及直观性和原位杂交的高特异性结合起来,通过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与待测样本核酸进行原位杂交。那么你知道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是什么吗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FISH的原理:
FISH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。
直接法是在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探针上标记荧光素,在组织切片、间期细胞及染色体标本上与靶核酸进行原位杂交。因所形成的杂交体带有荧光素。故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。
间接法使用非荧光物质标记的核酸探针。如生物素标记探针,再通过亲和连接或免疫反应带入荧光物质来检测杂交体的存在。
广义上讲,FISH靶序列可以是DNA或RNA,既可以用来进行基因组层面的研究,也可以进行表达层面的研究。
目前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、得克萨斯红、罗丹明及其衍生物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等。
FISH的应用:
1. 染色体分析:FISH技术可以用于染色体分析,例如通过检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,了解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化。这可以帮助诊断染色体疾病,如唐氏综合症、 Edwards综合征等。
2. 基因定位:FISH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,这对于研究基因功能、基因组进化和疾病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。
3. 病毒检测:FISH技术可以检测病毒基因组,例如艾滋病毒(HIV)、乙型肝炎病毒(HBV)等。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病毒在细胞内的位置和复制情况,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。
4. 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:FISH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细胞内的基因异常,如基因扩增、缺失和重排。这些信息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,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。
5. 微生物学研究:FISH技术可以检测和定位微生物(如细菌和真菌)的核酸序列,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种群结构、基因表达和病原性。
更多有关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,请联系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