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质胶凝固不良?本文解析体内移植/类器官/血管生成三大场景稀释比例,提供PBS无血清培养基稀释公式+操作避坑清单!
相关阅读:
一、通用稀释原则(牢记核心参数)
✅ 稀释液选择优先级:
冷无血清培养基 > DMEM/F12 > PBS(仅限体内注射)
⚠️ 禁忌:
- ❌ 含血清培养基(引发提前凝固)
- ❌ 高温操作(>10℃导致纤维蛋白变性)
二、不同实验场景稀释比例表
实验类型 | 推荐稀释比例 | 终浓度 | 操作要点 |
类器官培养 | 1:1 ~ 1:3 | 4-8 mg/mL | 预混细胞后点胶于预温孔板 |
细胞3D侵袭实验 | 1:8 ~ 1:10 | 1-2 mg/mL | Transwell上室铺50μl |
体内肿瘤移植 | 1:1 ~ 1:2 | 8-12 mg/mL | 冰上操作+注射器预冷 |
血管生成实验 | 1:4 ~ 1:6 | 2-3 mg/mL | 96孔板每孔铺30μl |
神经干细胞分化 | 不稀释 | 10-12 mg/mL | 4℃预铺胶后37℃聚合30min |
> �� 浓度换算公式:
> 终浓度 (mg/mL) = 原胶浓度 × [V<sub>胶</sub>/(V<sub>胶</sub>+V<sub>稀释液</sub>)]
> (康宁基质胶原液浓度约8-12 mg/mL,批号差异需查COA)
三、分步操作流程(防凝固核心技巧)
Step 1 解冻与混匀
1. 4℃冰箱解冻过夜(严禁37℃水浴!)
2. 预冷移液枪头至4℃
3. 轻柔上下吹打≤10次(避免气泡破坏层黏连蛋白)
Step 2 稀释操作
Step 3 铺胶固化
容器 | 推荐厚度 | 聚合条件 | 提示 |
96孔板 | 30-50μm | 37℃ × 30min | 倾斜板面检查均一性 |
Transwell | 100μm | 37℃ × 1h | 下层加培养基防干裂 |
体内注射 | 直接使用 | 体温聚合 | 注射速度≤50μl/min |
四、4大高频问题急救方案
问题1:胶体不凝固
- 根因:
- 操作温度>10℃ → 冰上重置操作台
- 血清污染 → 更换无血清稀释液
- 挽救步骤:
1. 回收胶体至冰上EP管
2. 补加 1/10体积未稀释胶
3. 重新铺板
问题2:细胞悬浮不下沉
- 对策:
- 提高基质胶浓度至 ≥6 mg/mL
- 添加 2mg/mL胶原蛋白I(增强锚定)
问题3:胶内出现裂纹
- 预防方案:
- 聚合后表面滴加 100μl培养基(防干燥)
- 避免移动未wanquan固化的培养板
五、稀释液替代方案(无血清环境)
添加剂 | 作用 | 推荐浓度 |
BD PuraMatrix | 增强结构稳定性 | 0.2-0.5% v/v |
海藻酸钠 | 提升孔隙率 | 0.1% w/v |
层黏连蛋白 | 促进干细胞贴壁 | 5μg/mL |
欢迎咨询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无论是康宁等进口基质胶,还是镁伽、biosharp等国产基质胶,均可为您提供,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帮您选出最合适您的基质胶!